歐美圈子之BERU點火電極ZE14-12-66
歐美圈子之BERU點火電極ZE14-12-66
歐美圈子之BERU點火電極ZE14-12-66
惠言達人性語錄:
與其埋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強。
以下是德國BERU廠家生產的全部型號,歡迎詢價采購:
BERU ZE14-12-A1
BERU 688MJ
BERU GF186
BERU 0300111001 BE 6/1
BERU FE200
BERU ZK14-12-50-A1
BERU TOB燒嘴點火棒
BERU ZE14-12-100-LA1
BERU GF154
BERU ZE15/5 ENR 4041 5KV 60HZ 11mA
BERU ZE14-12-A1 450MM
BERU 貨號:0 242 236 564
BERU LSM11氧探頭
BERU BERU M18, 24VDC, 5mm
BERU ZE14-12-50-A1
BERU ZE14-12-150-A1
BERU 貨號:0 241 229 634
BERU ZE14-12-500-A1
BERU PART.NO:0100226188kt
BERU ZE16-1000
BERU ZE18-12-50-A1
BERU 火花塞圖號14FR-4DPU
BERU WSBIC130N-2-1
BERU GN905
BERU ZE14-12-A1 350MM
BERU ZK18-12-1050URA1
BERU OR-PWR REV.2CE
BERU ZK18-12-900 URA 1
BERU ZE14-12-A1 AU/梅花頭 L=320mm
BERU WO4T
BERU ZE14-12-A1 長度是65MM
BERU ZE18-12-1200-A1
BERU ZE14-12-120-A1
BERU B nominal 1250mm 電偶
BERU 燒咀點火塞 1K歐
BERU ZE14-12-600 A1
BERU ZE18-12-A1 926 ITEM11
BERU ZE14-12-66A1
BERU ZE14-12 A1 L-510mm點火電極
BERU ZE14-12-400-A1
BERU ZK18-12-386-ZRA1
BERU BE4/1 0300011001/SPARK PLUE
BERU BUS MODUL REV.4CE
BERU ZK14-12-40-A1
BERU TYPE:04 ORDER
BERU 0300251101
BERU ZK 18-12-700 URA1
BERU ZE 18-12-150+plug cap
BERU P/N:1048.500.014.01.00
BERU Z10 40HB-400/335-/1/B
BERU UXF79P
BERU ZK18-12-URA L=1000MM SUH1.48
BERU TYPE:OE4/1 ORDER
BERU ZK 18-12-450 RA1
BERU ZE18-12-600-A1
BERU W-ZG 01/V
BERU ZE14-A
BERU 點火電極接頭-0 300 211 001
BERU ZK18-12-ZRA1
BERU 火花塞插頭0300.231.005
BERU ZKW-12-40-AL
BERU 貨號:0 241 240 564
BERU 03002110017 1KΩ
BERU ZE14-12 A1 L=800mm點火電極
BERU ZK14-12-35-2L+火花塞頭上的瓷保
BERU ZE14-8-22-A1
BERU 116S 12V
BERU 210 223 1182 24V
BERU ZE14-8-70-A1
BERU 0102.334.302.00.06 SR-02 24V
BERU O2-PSU REV.2CE
BERU UXT13
BERU 968MJ
BERU ZK18-12-1300 URA1防濕型
BERU ZE1A-12-A1
BERU ZE18-12-A1 長度770MM
BERU CK4
BERU ZE18-12-300A1
BERU UXT13 NR:0 002 335 934
BERU GH116S NO:0102.022.202 L=60
BERU ZE14-12-200-A1
BERU UXF79
BERU ZE14-12-100-A1
當前,航天產業蓬勃發展,航天經濟數據不斷上揚。據美國航天基金會發布的數據,2015年航天產業總收入約為3230億美元,其中商業航天收入超過2460億美元,占比約76%;通信、遙感等商業航天產品和服務收入達到1263.3億美元,占航天產業收入的大份額,約39%;通信與導航地面設備制造收入1105.2億美元,占比航天產業收入約34%。可見,商業航天已成為世界航天產業的主要構成和航天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通信、導航、遙感三大衛星產業成為商業航天發展的支柱產業。衛星產業已自上下形成成熟的衛星制造、發射服務、衛星應用產業鏈——衛星制造與發射服務構成產業鏈上游,衛星應用由地面設備制造與衛星運營和服務兩部分組成,構成產業鏈下游。據2017年7月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新報告顯示,2016年衛星產業收入為2605億美元,其中衛星服務和地面設備制造收入達到2411億美元,占比為92.6%;衛星制造和發射服務收入為194億美元,占比為7.4%。可見,衛星產業發展重心已完成從產業鏈上游向下游轉移,整個產業結構已趨于穩定,產業下游收入大幅超越上游收入成為價值高地。按應用類別,衛星產業細分為衛星通信產業、衛星導航產業和衛星對地觀測產業三部分。根據歐洲咨詢公司新數據,衛星通信產業收入1460億美元,占比約62%;衛星導航產業收入855億美元,占比約36%;衛星遙感產業收入52.1億美元,占比約2%。可見,衛星通信產業的發展為成熟,產業規模大;衛星導航產業近年來隨著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普及,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導航地面設備銷售與增值服務收入不斷攀升;衛星對地觀測產業占比不大但發展迅猛,目前正由傳統市場向更強調開放、創新和商業化發展的新型市場轉型。
二、國外商業衛星通信領域發展情況
衛星通信產業是衛星產業中早實現商業化的領域,是衛星產業三大子產業中收入比重大的業務領域。伴隨近年來信息服務需求(特別是衛星寬帶服務需求)的增長以及衛星研制與應用技術的演進,產業規模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傳統商業衛星通信領域主要為用戶提供衛星直播、衛星音頻廣播、衛星固定通信和衛星移動通信服務。近年來,衛星寬帶互聯網市場不斷升溫,為滿足日趨多樣化的帶寬密集型應用需求,包括成熟通信衛星運營商、各類科技與互聯網公司等,紛紛斥巨資打造高通量的寬帶互聯網星座(包括高、中、低軌各個類型),瞄準機載WiFi、海事寬帶和高鐵寬帶以及個人消費者寬帶接入等領域,未來將在極大程度上塑造和影響衛星通信產業的發展和布局。1.在軌商業通信衛星統計截2017年9月5日,國外共有557顆商業通信衛星在軌。在軌商業通信衛星當中,美國數量多,共計286顆,歐洲129顆,俄羅斯20顆,日本17顆,其他國家共計105顆。如圖1所示。從軌道分布來看,GEO仍然是各大運營商為青睞的軌道,其次是LEO,MEO和HEO分布較少,但這一格局將在未來幾年內發生巨大變化。隨著中低軌道巨型星座計劃的持續實施,未來,數千顆、甚上萬顆低軌道衛星在軌的場景也非空想,在軌衛星規模上LEO將很有可能快速超越GEO。2.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現狀(1)“金字塔”型的產業價值鏈從產業鏈構成的角度來看,衛星通信產業保持了與整個衛星產業基本一致的結構。自上而下依次由衛星制造、發射服務和衛星應用組成,但在細分產業行為主體上具備自身的特點:由于下游的衛星應用領域在范圍內商業化發展已十分成熟,掘取了產業鏈的絕大部分收入,導致上下游的收入規模比例達到1:20左右。從公司數目上也能一窺端倪,目前主要的上游制造商和發射服務商僅有20余家公司,進入門檻很高,而下游包括運營商、服務提供商和終端制造商在內,共有超過1700家公司,市場繁榮活躍。(2)歐美制造商在GEO商業通信衛星領域壟斷地位明顯衛星制造方面,從2012-2016年GEO商業通信衛星訂單情況來看,共有12家制造商獲得90顆GEO商業通信衛星訂單。勞拉空間系統公司、波音公司、軌道ATK和洛馬4家北美制造商共獲得60%的*,空客防務與航天、泰雷茲-阿萊尼亞航天公司、不萊梅軌道高科技公司、薩瑞衛星技術公司4家歐洲制造商共獲得24%的*,美歐六大制造商繼續占據80%以上的*。此外,其他的*分散于俄羅斯的信息衛星系統-列舍特涅夫公司、俄羅斯的達斡亞航天發展中心、日本的三菱電機公司等衛星制造商。如圖2所示。(3)衛星應用服務業整體快速增長態勢放緩根據SIA的劃分標準,衛星通信運營服務業按照業務類型可進一步分為大眾消費業務、衛星固定通信業務和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其中,大眾消費業務包括衛星電視直播業務、衛星音頻廣播業務和消費衛星寬帶業務;衛星固定通信業務包括轉發器租賃業務和管理網絡服務;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包括移動話音業務和移動數據業務。據SIA數據統計,2016年,通信衛星運營服務業總收入達1257億美元,同比增速放緩0.2%。其中,大眾消費通信服務收入1047億美元,繼續在整個衛星通信運營服務業收入中占據大的比重(83%),同比微增0.4%;衛星固定通信服務收入174億美元,同比下滑2.8%,是衛星通信運營服務業中*出現下滑的部分;衛星移動通信服務業務收入36億美元,同比增長5.9%,保持了高速的增長態勢。
三、國外商業衛星遙感領域發展情況
當前,商業遙感衛星市場正在悄然發生一場變革。政府市場雖仍是這個市場的主角,占據大部分的*,但商業市場也已初露頭角,眾多新型衛星公司紛紛創立,快速擴展著運營與服務的范圍和內容。商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已成為遙感衛星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新研制的遙感衛星將朝著更小、更便宜、響應速度更快的方向發展。新興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將帶來新的產業機遇。商業遙感衛星市場正在走向*繁榮。1.在軌商業遙感衛星統計截2017年9月5日,國外共有414顆民商用遙感衛星在軌運行,美國281顆,歐洲40顆,俄羅斯9顆,日本15顆,印度21顆,韓國5顆,其他國家43顆。美國仍是擁有民商用遙感衛星多的國家,并且在數量和能力上占有優勢。如圖3所示。從衛星用途來看,民用衛星145顆,約占35%,商用衛星269顆,約占65%。相比2015年底36%的比例,以及2016年底43%的比例,目前在軌商用遙感衛星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占比上,都有了提高,可以看出商業化是民商用遙感領域的一個發展趨勢。除了純商業遙感衛星外,俄羅斯、印度、日本、韓國等國家主要通過銷售政府遙感衛星數據來推動商業化發展,衛星發展以政府投資為主,僅商業銷售其數據產品。2.衛星遙感產業發展現狀(1)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價值鏈目前,衛星遙感產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上下游產業價值鏈,分別為衛星制造業、發射服務業和衛星應用服務業三大部分,其中衛星應用服務業涵蓋衛星運營商、分銷商和增值服務商。當前衛星遙感產業仍處于過渡階段,應用服務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占據整個遙感衛星市場約85%以上的份額,中高分辨率數據成為主流,創新型數據分發策略與商業開發模式層出不窮,這些都為新產業形態的加速形成創造了條件。此外,新興產業主體力量和私募資金等不斷涌入,使產業內部的并購重組成為新常態。總體而言,衛星遙感產業正處于向市場化、開放式、融合式發展的重要轉型時期。(2)傳統商業運營商進軍小衛星市場,新興小衛星星座加速部署一方面,以數字地球(Digitalglobe)公司為代表的傳統商業運營商繼續部署新的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并企圖進軍小衛星領域,多方面提高行業競爭力。2016年2月,DigitalGlobe與沙特阿拉伯政府簽訂合作協議,聯合研制光學遙感小衛星星座,衛星數量少6顆,分辨率優于1m,計劃于2018和2019年發射。盡管新興商業運營商快速發展,但當前主宰商業數據市場的仍為少數公司,即Digitalglobe(現已并入加拿大MDA公司)提供甚高分辨率光學數據,歐洲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同時提供甚高分辨率光學和雷達數據,MDA公司提供雷達數據,這些公司共同占據整個商業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另一方面,以行星(Planet)公司等為代表的越來越多的新興運營商進入商業遙感小衛星領域,發展的衛星星座也從原來的光學衛星擴展氣象、雷達衛星等。2016年5月,阿根廷衛星邏輯公司(Satellogic)發射了其“阿列夫衛星”遙感小衛星星座的*2顆業務衛星,并計劃制造和發射300顆遙感小衛星并構建星座,將能實現5min內對任意位置重訪;2016年9月,Planet公司獲得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A)2000萬美元采購合同,成為NGA推行商業地理空間情報戰略的重要服務商,將基于其“鴿群”(Flock)星座采集的中分辨率遙感圖像,為NGA快速高效地提供地理空間情報信息支持服務。(3)遙感服務產業增長迅速,應用模式加速創新據SIA數據統計,2016年遙感衛星服務業收入共計20億美元,同比2015年遙感服務的收入增長了11%。收入增長主要源自于傳統衛星遙感公司業務的持續增長,以及一些新興公司憑借新近部署的衛星和并購其他公司的衛星獲得的業務收入。其中2016年美國遙感衛星服務業收入為8億美元,占2016年遙感衛星服務總收入的40%。微納衛星技術迭代創新以及商業資本推波助瀾,帶動大量新興運營商進入衛星遙感市場,發展數十星乃百星規模的小衛星遙感星座,提供數據快速更新、成像與視頻能力兼備的服務,并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向終端用戶提供數據分析和增值服務。衛星遙感業務快速增長和應用模式創新發展,推動衛星遙感市場格局不斷調整。Digitalglobe、空客等傳統運營商積極面對和適應市場變化,在維持原有服務品類和業務模式的基礎上,著力拓展端到端服務能力,推出在線增值服務和定制化的地理信息產品。Planet、Spire等新興運營商將衛星遙感與大數據技術深度對接,在進軍政府和行業用戶市場的同時,積極探索面向大眾消費用戶的定制化、個性化服務及全新商業模式。
四、國外衛星導航領域發展情況
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和典型的軍民兩用系統,世界主要航天國家均已發展或正在發展衛星導航能力,部署衛星導航系統。隨著衛星導航應用的不斷發展,衛星導航商業應用不斷擴展,形成了以行業應用為主的商業應用市場;隨著衛星導航與通信、GIS系統的不斷融合,未來位置服務將成為衛星導航重要、具前景的商業服務市場。1.在軌導航衛星統計截2017年9月5日,國外在軌運行導航衛星87顆,其中美國32顆,歐洲18顆,俄羅斯27顆,印度7顆,日本3顆。如圖4所示。從導航衛星在軌情況可以看出,美國維持著大的衛星導航星座,工作衛星數量達到31顆;俄羅斯保持著GLONASS系統星座的穩定,工作衛星數量維持在24顆;歐洲伽利略系統投入初始運行,提供導航服務的衛星為11顆;印度完成IRNSS區域導航衛星系統部署,但尚未投入運行;日本正在進行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在軌衛星3顆,其中2017年發射2顆,提供GPS增強服務。從整體來看,2016年底衛星導航系統多系統并存的格局已基本形成,2020年多系統并存的格局將全面形成。僅從衛星導航系統的角度分析,2020年左右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美國GPS系統、俄羅斯GLONASS系統、中國北斗系統、歐洲伽利略系統)將全部投入運行,屆時在軌并提供導航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衛星數量將達到、甚超過120顆,將能夠為用戶提供精度更高,可用性、完好性、安全性更好的服務。2.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現狀據SIA數據統計,2016年GNSS設備銷售收入846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8%,占2016年衛星地面應用裝備銷售額的74%,與2015年的73.7%基本持平。如圖5所示。由此可看出,GNSS應用裝備在衛星應用裝備市場占據絕大部分*。
五、結論
從國外商業航天發展情況來看,技術的發展、信息的融合、公眾的應用是商業航天發展的一般范式;創新加劇競爭,競爭撬動增量,增量驅動發展;國外傳統航天企業基于全產業鏈不斷開展內核改造與能力布局,提供的商業產品服務類型漸趨多樣,但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仍是其主要業務,并圍繞用戶需求不斷改善服務能力;大衛星朝高容量、高性能、高可靠、高性價比方向發展,小衛星、微納衛星蓬勃發展;新興航天公司著力構建產業鏈*優勢,通過商業模式創新逐漸成為商業航天市場的破浪者和改革者;商業航天發展需要政府強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的推動,主要航天國家的發展經驗都證明了這一點,但終支持商業航天可持續良另據2017年5月歐洲GNSS局(GSA)發布的第5版《GNSS市場報告》顯示,2016年衛星導航在用裝備數量超過50億部,衛星導航應用裝置與增強服務收入約500億歐元(約581.5億美元),增值服務收入約600億歐元(697.8億美元),且將保持快速增長。如圖6所示。
BERU 貨號:0 242 235 668
BERU 03002311001
BERU ZE18-12-450A1
BERU 0100226173 410
BERU ZK-18-12-386ZRA1 PTNR102938
BERU ZE14-12-35-A1
BERU BK-07550M0-0000 DC-12Y
BERU IRELAND 6-24VDC 2.05
BERU ZE14-12-1200 A1
BERU UXT13+ZMH 002+ZMH 001+ZKF 01
BERU ZE18/12-300
BERU ZE14-12 A1 L=1000mm
BERU ZE14-12-700-A1
BERU BMW E60/E90-N52
BERU ZK14-12-35-A1
BERU 電極(火焰燃燒檢測棒) ZE18-12A1
BERU 點火棒使用的高壓線 棕色
BERU GERMANY C 300 513 119 1仟歐姆
BERU 14FR-7DUK
BERU FE200
BERU GN927
BERU ZKV-12-38-4
BERU GF166
BERU 4173D004
BERU 0 192 114 012
BERU 14FGH-8TURXO
BERU P/N:1773950 6*1.0 耐高溫
BERU ZK14-12-500-A1
BERU 0300251101
BERU ZE14-12-28-AI
BERU GH408
BERU ZK18-12-ZBA1
BERU ZK18-12-1050
BERU 909MS
BERU FZE200
BERU IE14-8
BERU ZE14-12-A1
BERU ZIE40018TE01
當前,航天產業蓬勃發展,航天經濟數據不斷上揚。據美國航天基金會發布的數據,2015年航天產業總收入約為3230億美元,其中商業航天收入超過2460億美元,占比約76%;通信、遙感等商業航天產品和服務收入達到1263.3億美元,占航天產業收入的大份額,約39%;通信與導航地面設備制造收入1105.2億美元,占比航天產業收入約34%。可見,商業航天已成為世界航天產業的主要構成和航天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通信、導航、遙感三大衛星產業成為商業航天發展的支柱產業。衛星產業已自上下形成成熟的衛星制造、發射服務、衛星應用產業鏈——衛星制造與發射服務構成產業鏈上游,衛星應用由地面設備制造與衛星運營和服務兩部分組成,構成產業鏈下游。據2017年7月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新報告顯示,2016年衛星產業收入為2605億美元,其中衛星服務和地面設備制造收入達到2411億美元,占比為92.6%;衛星制造和發射服務收入為194億美元,占比為7.4%。可見,衛星產業發展重心已完成從產業鏈上游向下游轉移,整個產業結構已趨于穩定,產業下游收入大幅超越上游收入成為價值高地。按應用類別,衛星產業細分為衛星通信產業、衛星導航產業和衛星對地觀測產業三部分。根據歐洲咨詢公司新數據,衛星通信產業收入1460億美元,占比約62%;衛星導航產業收入855億美元,占比約36%;衛星遙感產業收入52.1億美元,占比約2%。可見,衛星通信產業的發展為成熟,產業規模大;衛星導航產業近年來隨著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普及,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導航地面設備銷售與增值服務收入不斷攀升;衛星對地觀測產業占比不大但發展迅猛,目前正由傳統市場向更強調開放、創新和商業化發展的新型市場轉型。
二、國外商業衛星通信領域發展情況
衛星通信產業是衛星產業中早實現商業化的領域,是衛星產業三大子產業中收入比重大的業務領域。伴隨近年來信息服務需求(特別是衛星寬帶服務需求)的增長以及衛星研制與應用技術的演進,產業規模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傳統商業衛星通信領域主要為用戶提供衛星直播、衛星音頻廣播、衛星固定通信和衛星移動通信服務。近年來,衛星寬帶互聯網市場不斷升溫,為滿足日趨多樣化的帶寬密集型應用需求,包括成熟通信衛星運營商、各類科技與互聯網公司等,紛紛斥巨資打造高通量的寬帶互聯網星座(包括高、中、低軌各個類型),瞄準機載WiFi、海事寬帶和高鐵寬帶以及個人消費者寬帶接入等領域,未來將在極大程度上塑造和影響衛星通信產業的發展和布局。1.在軌商業通信衛星統計截2017年9月5日,國外共有557顆商業通信衛星在軌。在軌商業通信衛星當中,美國數量多,共計286顆,歐洲129顆,俄羅斯20顆,日本17顆,其他國家共計105顆。如圖1所示。從軌道分布來看,GEO仍然是各大運營商為青睞的軌道,其次是LEO,MEO和HEO分布較少,但這一格局將在未來幾年內發生巨大變化。隨著中低軌道巨型星座計劃的持續實施,未來,數千顆、甚上萬顆低軌道衛星在軌的場景也非空想,在軌衛星規模上LEO將很有可能快速超越GEO。2.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現狀(1)“金字塔”型的產業價值鏈從產業鏈構成的角度來看,衛星通信產業保持了與整個衛星產業基本一致的結構。自上而下依次由衛星制造、發射服務和衛星應用組成,但在細分產業行為主體上具備自身的特點:由于下游的衛星應用領域在范圍內商業化發展已十分成熟,掘取了產業鏈的絕大部分收入,導致上下游的收入規模比例達到1:20左右。從公司數目上也能一窺端倪,目前主要的上游制造商和發射服務商僅有20余家公司,進入門檻很高,而下游包括運營商、服務提供商和終端制造商在內,共有超過1700家公司,市場繁榮活躍。(2)歐美制造商在GEO商業通信衛星領域壟斷地位明顯衛星制造方面,從2012-2016年GEO商業通信衛星訂單情況來看,共有12家制造商獲得90顆GEO商業通信衛星訂單。勞拉空間系統公司、波音公司、軌道ATK和洛馬4家北美制造商共獲得60%的*,空客防務與航天、泰雷茲-阿萊尼亞航天公司、不萊梅軌道高科技公司、薩瑞衛星技術公司4家歐洲制造商共獲得24%的*,美歐六大制造商繼續占據80%以上的*。此外,其他的*分散于俄羅斯的信息衛星系統-列舍特涅夫公司、俄羅斯的達斡亞航天發展中心、日本的三菱電機公司等衛星制造商。如圖2所示。(3)衛星應用服務業整體快速增長態勢放緩根據SIA的劃分標準,衛星通信運營服務業按照業務類型可進一步分為大眾消費業務、衛星固定通信業務和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其中,大眾消費業務包括衛星電視直播業務、衛星音頻廣播業務和消費衛星寬帶業務;衛星固定通信業務包括轉發器租賃業務和管理網絡服務;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包括移動話音業務和移動數據業務。據SIA數據統計,2016年,通信衛星運營服務業總收入達1257億美元,同比增速放緩0.2%。其中,大眾消費通信服務收入1047億美元,繼續在整個衛星通信運營服務業收入中占據大的比重(83%),同比微增0.4%;衛星固定通信服務收入174億美元,同比下滑2.8%,是衛星通信運營服務業中*出現下滑的部分;衛星移動通信服務業務收入36億美元,同比增長5.9%,保持了高速的增長態勢。
三、國外商業衛星遙感領域發展情況
當前,商業遙感衛星市場正在悄然發生一場變革。政府市場雖仍是這個市場的主角,占據大部分的*,但商業市場也已初露頭角,眾多新型衛星公司紛紛創立,快速擴展著運營與服務的范圍和內容。商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已成為遙感衛星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新研制的遙感衛星將朝著更小、更便宜、響應速度更快的方向發展。新興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將帶來新的產業機遇。商業遙感衛星市場正在走向*繁榮。1.在軌商業遙感衛星統計截2017年9月5日,國外共有414顆民商用遙感衛星在軌運行,美國281顆,歐洲40顆,俄羅斯9顆,日本15顆,印度21顆,韓國5顆,其他國家43顆。美國仍是擁有民商用遙感衛星多的國家,并且在數量和能力上占有優勢。如圖3所示。從衛星用途來看,民用衛星145顆,約占35%,商用衛星269顆,約占65%。相比2015年底36%的比例,以及2016年底43%的比例,目前在軌商用遙感衛星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占比上,都有了提高,可以看出商業化是民商用遙感領域的一個發展趨勢。除了純商業遙感衛星外,俄羅斯、印度、日本、韓國等國家主要通過銷售政府遙感衛星數據來推動商業化發展,衛星發展以政府投資為主,僅商業銷售其數據產品。2.衛星遙感產業發展現狀(1)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價值鏈目前,衛星遙感產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上下游產業價值鏈,分別為衛星制造業、發射服務業和衛星應用服務業三大部分,其中衛星應用服務業涵蓋衛星運營商、分銷商和增值服務商。當前衛星遙感產業仍處于過渡階段,應用服務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占據整個遙感衛星市場約85%以上的份額,中高分辨率數據成為主流,創新型數據分發策略與商業開發模式層出不窮,這些都為新產業形態的加速形成創造了條件。此外,新興產業主體力量和私募資金等不斷涌入,使產業內部的并購重組成為新常態。總體而言,衛星遙感產業正處于向市場化、開放式、融合式發展的重要轉型時期。(2)傳統商業運營商進軍小衛星市場,新興小衛星星座加速部署一方面,以數字地球(Digitalglobe)公司為代表的傳統商業運營商繼續部署新的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并企圖進軍小衛星領域,多方面提高行業競爭力。2016年2月,DigitalGlobe與沙特阿拉伯政府簽訂合作協議,聯合研制光學遙感小衛星星座,衛星數量少6顆,分辨率優于1m,計劃于2018和2019年發射。盡管新興商業運營商快速發展,但當前主宰商業數據市場的仍為少數公司,即Digitalglobe(現已并入加拿大MDA公司)提供甚高分辨率光學數據,歐洲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同時提供甚高分辨率光學和雷達數據,MDA公司提供雷達數據,這些公司共同占據整個商業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另一方面,以行星(Planet)公司等為代表的越來越多的新興運營商進入商業遙感小衛星領域,發展的衛星星座也從原來的光學衛星擴展氣象、雷達衛星等。2016年5月,阿根廷衛星邏輯公司(Satellogic)發射了其“阿列夫衛星”遙感小衛星星座的*2顆業務衛星,并計劃制造和發射300顆遙感小衛星并構建星座,將能實現5min內對任意位置重訪;2016年9月,Planet公司獲得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A)2000萬美元采購合同,成為NGA推行商業地理空間情報戰略的重要服務商,將基于其“鴿群”(Flock)星座采集的中分辨率遙感圖像,為NGA快速高效地提供地理空間情報信息支持服務。(3)遙感服務產業增長迅速,應用模式加速創新據SIA數據統計,2016年遙感衛星服務業收入共計20億美元,同比2015年遙感服務的收入增長了11%。收入增長主要源自于傳統衛星遙感公司業務的持續增長,以及一些新興公司憑借新近部署的衛星和并購其他公司的衛星獲得的業務收入。其中2016年美國遙感衛星服務業收入為8億美元,占2016年遙感衛星服務總收入的40%。微納衛星技術迭代創新以及商業資本推波助瀾,帶動大量新興運營商進入衛星遙感市場,發展數十星乃百星規模的小衛星遙感星座,提供數據快速更新、成像與視頻能力兼備的服務,并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向終端用戶提供數據分析和增值服務。衛星遙感業務快速增長和應用模式創新發展,推動衛星遙感市場格局不斷調整。Digitalglobe、空客等傳統運營商積極面對和適應市場變化,在維持原有服務品類和業務模式的基礎上,著力拓展端到端服務能力,推出在線增值服務和定制化的地理信息產品。Planet、Spire等新興運營商將衛星遙感與大數據技術深度對接,在進軍政府和行業用戶市場的同時,積極探索面向大眾消費用戶的定制化、個性化服務及全新商業模式。
四、國外衛星導航領域發展情況
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和典型的軍民兩用系統,世界主要航天國家均已發展或正在發展衛星導航能力,部署衛星導航系統。隨著衛星導航應用的不斷發展,衛星導航商業應用不斷擴展,形成了以行業應用為主的商業應用市場;隨著衛星導航與通信、GIS系統的不斷融合,未來位置服務將成為衛星導航重要、具前景的商業服務市場。1.在軌導航衛星統計截2017年9月5日,國外在軌運行導航衛星87顆,其中美國32顆,歐洲18顆,俄羅斯27顆,印度7顆,日本3顆。如圖4所示。從導航衛星在軌情況可以看出,美國維持著大的衛星導航星座,工作衛星數量達到31顆;俄羅斯保持著GLONASS系統星座的穩定,工作衛星數量維持在24顆;歐洲伽利略系統投入初始運行,提供導航服務的衛星為11顆;印度完成IRNSS區域導航衛星系統部署,但尚未投入運行;日本正在進行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在軌衛星3顆,其中2017年發射2顆,提供GPS增強服務。從整體來看,2016年底衛星導航系統多系統并存的格局已基本形成,2020年多系統并存的格局將全面形成。僅從衛星導航系統的角度分析,2020年左右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美國GPS系統、俄羅斯GLONASS系統、中國北斗系統、歐洲伽利略系統)將全部投入運行,屆時在軌并提供導航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衛星數量將達到、甚超過120顆,將能夠為用戶提供精度更高,可用性、完好性、安全性更好的服務。2.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現狀據SIA數據統計,2016年GNSS設備銷售收入846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8%,占2016年衛星地面應用裝備銷售額的74%,與2015年的73.7%基本持平。如圖5所示。由此可看出,GNSS應用裝備在衛星應用裝備市場占據絕大部分*。
五、結論
從國外商業航天發展情況來看,技術的發展、信息的融合、公眾的應用是商業航天發展的一般范式;創新加劇競爭,競爭撬動增量,增量驅動發展;國外傳統航天企業基于全產業鏈不斷開展內核改造與能力布局,提供的商業產品服務類型漸趨多樣,但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仍是其主要業務,并圍繞用戶需求不斷改善服務能力;大衛星朝高容量、高性能、高可靠、高性價比方向發展,小衛星、微納衛星蓬勃發展;新興航天公司著力構建產業鏈*優勢,通過商業模式創新逐漸成為商業航天市場的破浪者和改革者;商業航天發展需要政府強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的推動,主要航天國家的發展經驗都證明了這一點,但終支持商業航天可持續良另據2017年5月歐洲GNSS局(GSA)發布的第5版《GNSS市場報告》顯示,2016年衛星導航在用裝備數量超過50億部,衛星導航應用裝置與增強服務收入約500億歐元(約581.5億美元),增值服務收入約600億歐元(697.8億美元),且將保持快速增長。如圖6所示。
BERU 300211001
BERU ZK 18-12-750 URA1
BERU Z03SLBC-BZC-006 COMP NO:475
BERU ZK18-12-ZRA1 長度:45CM
BERU ZK14-12-75 2LA1
BERU 訂購號 0300513119
BERU Plug for electrode
BERU 貨號:0 242 235 748
BERU OE4/1
BERU ST/104841(AG31615-05REV.01)
BERU 14FR-7DUK
BERU 0192114012 速度傳感器
BERU 貨號:0 241 229 685
BERU ZK18-12-ZRA 450MM
BERU ZE14-12-1050-A1
BERU ZE18-12-200-A1
BERU ZK14-12-75 2LA1
BERU 14FR-7LUK
BERU LBE236
BERU ZE14-12-1000 A1
BERU 0102 022 202
BERU ZK14-12-100-A1
BERU GF163
BERU ZE14-12-300A1
BERU W-ZG 02/V
BERU GH116(116S 0102.022.202)
BERU AFB燒嘴點火棒
BERU PLUG OZ 4/1 1KΩ
BERU Z147 0004.350.900
當前,航天產業蓬勃發展,航天經濟數據不斷上揚。據美國航天基金會發布的數據,2015年航天產業總收入約為3230億美元,其中商業航天收入超過2460億美元,占比約76%;通信、遙感等商業航天產品和服務收入達到1263.3億美元,占航天產業收入的大份額,約39%;通信與導航地面設備制造收入1105.2億美元,占比航天產業收入約34%。可見,商業航天已成為世界航天產業的主要構成和航天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通信、導航、遙感三大衛星產業成為商業航天發展的支柱產業。衛星產業已自上下形成成熟的衛星制造、發射服務、衛星應用產業鏈——衛星制造與發射服務構成產業鏈上游,衛星應用由地面設備制造與衛星運營和服務兩部分組成,構成產業鏈下游。據2017年7月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新報告顯示,2016年衛星產業收入為2605億美元,其中衛星服務和地面設備制造收入達到2411億美元,占比為92.6%;衛星制造和發射服務收入為194億美元,占比為7.4%。可見,衛星產業發展重心已完成從產業鏈上游向下游轉移,整個產業結構已趨于穩定,產業下游收入大幅超越上游收入成為價值高地。按應用類別,衛星產業細分為衛星通信產業、衛星導航產業和衛星對地觀測產業三部分。根據歐洲咨詢公司新數據,衛星通信產業收入1460億美元,占比約62%;衛星導航產業收入855億美元,占比約36%;衛星遙感產業收入52.1億美元,占比約2%。可見,衛星通信產業的發展為成熟,產業規模大;衛星導航產業近年來隨著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普及,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導航地面設備銷售與增值服務收入不斷攀升;衛星對地觀測產業占比不大但發展迅猛,目前正由傳統市場向更強調開放、創新和商業化發展的新型市場轉型。
二、國外商業衛星通信領域發展情況
衛星通信產業是衛星產業中早實現商業化的領域,是衛星產業三大子產業中收入比重大的業務領域。伴隨近年來信息服務需求(特別是衛星寬帶服務需求)的增長以及衛星研制與應用技術的演進,產業規模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傳統商業衛星通信領域主要為用戶提供衛星直播、衛星音頻廣播、衛星固定通信和衛星移動通信服務。近年來,衛星寬帶互聯網市場不斷升溫,為滿足日趨多樣化的帶寬密集型應用需求,包括成熟通信衛星運營商、各類科技與互聯網公司等,紛紛斥巨資打造高通量的寬帶互聯網星座(包括高、中、低軌各個類型),瞄準機載WiFi、海事寬帶和高鐵寬帶以及個人消費者寬帶接入等領域,未來將在極大程度上塑造和影響衛星通信產業的發展和布局。1.在軌商業通信衛星統計截2017年9月5日,國外共有557顆商業通信衛星在軌。在軌商業通信衛星當中,美國數量多,共計286顆,歐洲129顆,俄羅斯20顆,日本17顆,其他國家共計105顆。如圖1所示。從軌道分布來看,GEO仍然是各大運營商為青睞的軌道,其次是LEO,MEO和HEO分布較少,但這一格局將在未來幾年內發生巨大變化。隨著中低軌道巨型星座計劃的持續實施,未來,數千顆、甚上萬顆低軌道衛星在軌的場景也非空想,在軌衛星規模上LEO將很有可能快速超越GEO。2.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現狀(1)“金字塔”型的產業價值鏈從產業鏈構成的角度來看,衛星通信產業保持了與整個衛星產業基本一致的結構。自上而下依次由衛星制造、發射服務和衛星應用組成,但在細分產業行為主體上具備自身的特點:由于下游的衛星應用領域在范圍內商業化發展已十分成熟,掘取了產業鏈的絕大部分收入,導致上下游的收入規模比例達到1:20左右。從公司數目上也能一窺端倪,目前主要的上游制造商和發射服務商僅有20余家公司,進入門檻很高,而下游包括運營商、服務提供商和終端制造商在內,共有超過1700家公司,市場繁榮活躍。(2)歐美制造商在GEO商業通信衛星領域壟斷地位明顯衛星制造方面,從2012-2016年GEO商業通信衛星訂單情況來看,共有12家制造商獲得90顆GEO商業通信衛星訂單。勞拉空間系統公司、波音公司、軌道ATK和洛馬4家北美制造商共獲得60%的*,空客防務與航天、泰雷茲-阿萊尼亞航天公司、不萊梅軌道高科技公司、薩瑞衛星技術公司4家歐洲制造商共獲得24%的*,美歐六大制造商繼續占據80%以上的*。此外,其他的*分散于俄羅斯的信息衛星系統-列舍特涅夫公司、俄羅斯的達斡亞航天發展中心、日本的三菱電機公司等衛星制造商。如圖2所示。(3)衛星應用服務業整體快速增長態勢放緩根據SIA的劃分標準,衛星通信運營服務業按照業務類型可進一步分為大眾消費業務、衛星固定通信業務和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其中,大眾消費業務包括衛星電視直播業務、衛星音頻廣播業務和消費衛星寬帶業務;衛星固定通信業務包括轉發器租賃業務和管理網絡服務;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包括移動話音業務和移動數據業務。據SIA數據統計,2016年,通信衛星運營服務業總收入達1257億美元,同比增速放緩0.2%。其中,大眾消費通信服務收入1047億美元,繼續在整個衛星通信運營服務業收入中占據大的比重(83%),同比微增0.4%;衛星固定通信服務收入174億美元,同比下滑2.8%,是衛星通信運營服務業中*出現下滑的部分;衛星移動通信服務業務收入36億美元,同比增長5.9%,保持了高速的增長態勢。
三、國外商業衛星遙感領域發展情況
當前,商業遙感衛星市場正在悄然發生一場變革。政府市場雖仍是這個市場的主角,占據大部分的*,但商業市場也已初露頭角,眾多新型衛星公司紛紛創立,快速擴展著運營與服務的范圍和內容。商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已成為遙感衛星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新研制的遙感衛星將朝著更小、更便宜、響應速度更快的方向發展。新興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將帶來新的產業機遇。商業遙感衛星市場正在走向*繁榮。1.在軌商業遙感衛星統計截2017年9月5日,國外共有414顆民商用遙感衛星在軌運行,美國281顆,歐洲40顆,俄羅斯9顆,日本15顆,印度21顆,韓國5顆,其他國家43顆。美國仍是擁有民商用遙感衛星多的國家,并且在數量和能力上占有優勢。如圖3所示。從衛星用途來看,民用衛星145顆,約占35%,商用衛星269顆,約占65%。相比2015年底36%的比例,以及2016年底43%的比例,目前在軌商用遙感衛星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占比上,都有了提高,可以看出商業化是民商用遙感領域的一個發展趨勢。除了純商業遙感衛星外,俄羅斯、印度、日本、韓國等國家主要通過銷售政府遙感衛星數據來推動商業化發展,衛星發展以政府投資為主,僅商業銷售其數據產品。2.衛星遙感產業發展現狀(1)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價值鏈目前,衛星遙感產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上下游產業價值鏈,分別為衛星制造業、發射服務業和衛星應用服務業三大部分,其中衛星應用服務業涵蓋衛星運營商、分銷商和增值服務商。當前衛星遙感產業仍處于過渡階段,應用服務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占據整個遙感衛星市場約85%以上的份額,中高分辨率數據成為主流,創新型數據分發策略與商業開發模式層出不窮,這些都為新產業形態的加速形成創造了條件。此外,新興產業主體力量和私募資金等不斷涌入,使產業內部的并購重組成為新常態。總體而言,衛星遙感產業正處于向市場化、開放式、融合式發展的重要轉型時期。(2)傳統商業運營商進軍小衛星市場,新興小衛星星座加速部署一方面,以數字地球(Digitalglobe)公司為代表的傳統商業運營商繼續部署新的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并企圖進軍小衛星領域,多方面提高行業競爭力。2016年2月,DigitalGlobe與沙特阿拉伯政府簽訂合作協議,聯合研制光學遙感小衛星星座,衛星數量少6顆,分辨率優于1m,計劃于2018和2019年發射。盡管新興商業運營商快速發展,但當前主宰商業數據市場的仍為少數公司,即Digitalglobe(現已并入加拿大MDA公司)提供甚高分辨率光學數據,歐洲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同時提供甚高分辨率光學和雷達數據,MDA公司提供雷達數據,這些公司共同占據整個商業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另一方面,以行星(Planet)公司等為代表的越來越多的新興運營商進入商業遙感小衛星領域,發展的衛星星座也從原來的光學衛星擴展氣象、雷達衛星等。2016年5月,阿根廷衛星邏輯公司(Satellogic)發射了其“阿列夫衛星”遙感小衛星星座的*2顆業務衛星,并計劃制造和發射300顆遙感小衛星并構建星座,將能實現5min內對任意位置重訪;2016年9月,Planet公司獲得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A)2000萬美元采購合同,成為NGA推行商業地理空間情報戰略的重要服務商,將基于其“鴿群”(Flock)星座采集的中分辨率遙感圖像,為NGA快速高效地提供地理空間情報信息支持服務。(3)遙感服務產業增長迅速,應用模式加速創新據SIA數據統計,2016年遙感衛星服務業收入共計20億美元,同比2015年遙感服務的收入增長了11%。收入增長主要源自于傳統衛星遙感公司業務的持續增長,以及一些新興公司憑借新近部署的衛星和并購其他公司的衛星獲得的業務收入。其中2016年美國遙感衛星服務業收入為8億美元,占2016年遙感衛星服務總收入的40%。微納衛星技術迭代創新以及商業資本推波助瀾,帶動大量新興運營商進入衛星遙感市場,發展數十星乃百星規模的小衛星遙感星座,提供數據快速更新、成像與視頻能力兼備的服務,并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向終端用戶提供數據分析和增值服務。衛星遙感業務快速增長和應用模式創新發展,推動衛星遙感市場格局不斷調整。Digitalglobe、空客等傳統運營商積極面對和適應市場變化,在維持原有服務品類和業務模式的基礎上,著力拓展端到端服務能力,推出在線增值服務和定制化的地理信息產品。Planet、Spire等新興運營商將衛星遙感與大數據技術深度對接,在進軍政府和行業用戶市場的同時,積極探索面向大眾消費用戶的定制化、個性化服務及全新商業模式。
四、國外衛星導航領域發展情況
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和典型的軍民兩用系統,世界主要航天國家均已發展或正在發展衛星導航能力,部署衛星導航系統。隨著衛星導航應用的不斷發展,衛星導航商業應用不斷擴展,形成了以行業應用為主的商業應用市場;隨著衛星導航與通信、GIS系統的不斷融合,未來位置服務將成為衛星導航重要、具前景的商業服務市場。1.在軌導航衛星統計截2017年9月5日,國外在軌運行導航衛星87顆,其中美國32顆,歐洲18顆,俄羅斯27顆,印度7顆,日本3顆。如圖4所示。從導航衛星在軌情況可以看出,美國維持著大的衛星導航星座,工作衛星數量達到31顆;俄羅斯保持著GLONASS系統星座的穩定,工作衛星數量維持在24顆;歐洲伽利略系統投入初始運行,提供導航服務的衛星為11顆;印度完成IRNSS區域導航衛星系統部署,但尚未投入運行;日本正在進行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在軌衛星3顆,其中2017年發射2顆,提供GPS增強服務。從整體來看,2016年底衛星導航系統多系統并存的格局已基本形成,2020年多系統并存的格局將全面形成。僅從衛星導航系統的角度分析,2020年左右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美國GPS系統、俄羅斯GLONASS系統、中國北斗系統、歐洲伽利略系統)將全部投入運行,屆時在軌并提供導航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衛星數量將達到、甚超過120顆,將能夠為用戶提供精度更高,可用性、完好性、安全性更好的服務。2.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現狀據SIA數據統計,2016年GNSS設備銷售收入846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8%,占2016年衛星地面應用裝備銷售額的74%,與2015年的73.7%基本持平。如圖5所示。由此可看出,GNSS應用裝備在衛星應用裝備市場占據絕大部分*。
五、結論
從國外商業航天發展情況來看,技術的發展、信息的融合、公眾的應用是商業航天發展的一般范式;創新加劇競爭,競爭撬動增量,增量驅動發展;國外傳統航天企業基于全產業鏈不斷開展內核改造與能力布局,提供的商業產品服務類型漸趨多樣,但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仍是其主要業務,并圍繞用戶需求不斷改善服務能力;大衛星朝高容量、高性能、高可靠、高性價比方向發展,小衛星、微納衛星蓬勃發展;新興航天公司著力構建產業鏈*優勢,通過商業模式創新逐漸成為商業航天市場的破浪者和改革者;商業航天發展需要政府強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的推動,主要航天國家的發展經驗都證明了這一點,但終支持商業航天可持續良另據2017年5月歐洲GNSS局(GSA)發布的第5版《GNSS市場報告》顯示,2016年衛星導航在用裝備數量超過50億部,衛星導航應用裝置與增強服務收入約500億歐元(約581.5億美元),增值服務收入約600億歐元(697.8億美元),且將保持快速增長。如圖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