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Goldammer傳感器TR12-K10-FE-100-MS-I-SO
南京惠言達電氣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座落在南京六合市商圈。9年備件銷售積累,公司主要經營歐、美等國的閥門、過濾設備、編碼器、傳感器、儀器儀表、及各種自動化產品,公司全力貫徹“以質優價廉的產品和完善到位的技術服務客戶”的經營宗旨,服務于國內的流體控制和自動化控制領域。節省了中間環節的流轉費用,能夠把更優惠的價格提供給用戶。通過發展我司已經自動化設備和備件供應商,主營產品廣泛應用于冶金、造紙、礦山、石化、能源、集裝箱碼頭、汽車、水利、市政工程及環保以及各類軍事、航空航天、科研等領域。
與其花那么多精力去嫉妒別人,不如用這點時間來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強大,生活中真的時不時會出現這種讓人無語的人。
供Goldammer傳感器TR12-K10-FE-100-MS-I-SO
品牌型號
Goldammer NR-BL-4-20mA-TA-OU-L520-MS
Goldammer WM1L480-MS-24 V DC WM-700-48
Goldammer NR70-SR40-L155-01-L1/110
Goldammer TR12-K2-A-FE-300-MS-I //TR501.6
Goldammer R12-K1-A-FE-300-MS-I (TR500B.258
Goldammer NR70-SB40-L385-02-L1
Goldammer M30X1.5,L338-02-L1/300/3,PG11,SW41,LENGTH:1000MM,250/1A
Goldammer WM1-L100 -230V AC/WM700.3 G1/2
Goldammer NR M30*1.5-L338-02-230V IN112.337
Goldammer NR70-SB45-L1000-03-L1/ 800/S-L2/700/S-L3/50/ō
Goldammer NR 85-V-SR45-L575-03
Goldammer NTR 70-K2-A-FE-L350-01-L1/230/
Goldammer NR70-SB40-L360-03
Goldammer TR12-K1-A-FE-300-I/TR501.2
Goldammer WM1-L100-24V DC/RS
Goldammer WM1-L100-200VAC
Goldammer TR12-K1-0-FM-500-TR B/9S 0-120℃
Goldammer NTR70-VB50-K1-0-FE-L470-03-L1 220V
Goldammer WM1-L1750-DC24,G1/2"
Goldammer WM12-G1/2-L100-24VDC-4~20mA-I-FE-VA,G 1/2"
Goldammer NR 85-S-SB45-L370-04 Level Switch FLOAT ,370MM,18~30VV,4,FF
Goldammer TR12-K1D-FE-100-1-1//TR501.77
Goldammer TR-26/1/0/0(11070081)
Goldammer TR15-K3-0-FE-400-I/TR501.182
Goldammer TR12-K1-A-FE-300 -L
Goldammer TR12-K1-AFE-300-L
Goldammer TR 15-K30-FE-400-I/TR501.182
Goldammer TR12-K2-0-VM-100-I -10-100℃ 24VDC
Goldammer NR 85-MAT-L250-M12
Goldammer WM12-G1/2-L100-24VDC-4~20m A-I-FE-VA
Goldammer TR12-K1-A-FE-300-L
Goldammer NR1"-EEXI-SR30-L450 -03-L1/325/S-T80?-24V
Goldammer NR M30×1.5-SO-L338-230V
Goldammer WM 3-G AB 31-26/3
Goldammer WM1-L150-24VDC
Goldammer WM12-G1/2-L100-24VDC-4~20mA-I-FE-MS
Goldammer WM4-2K-L750-MA 24VDC
Goldammer TR15-K4-A-FE-300-MS-III/TR501.300
Goldammer NR30-SR30-L300-03-L1/200/S-T60?-6+PE-230V
Goldammer NTR 70-K2-A-FE-L350-01-L1/230/S
Goldammer NR 50-SR40-L390-03-L1/345/S
Goldammer WW1-L100-G1/2-24VDC
Goldammer 85-MAT-L520-3+PE
Goldammer WM1-L100-24V DC
Goldammer lightPCI/HS/20 SN2009-G06-1034-0-0229
Goldammer NR-L338-02-L1
Goldammer NTR70 -SR45-K3-A-VM-L420 01-L1/300/S-L2/200/S-SO
Goldammer WM1-L100-DC24V/WM700.1
Goldammer TR15-K3-A-FE-300-111
Goldammer WM1-L500-MS-230VAC
Goldammer TR12-K2-A-FE-300-1
Goldammer TR-G2-T1-A-FE-500-III-PGII
Goldammer NR1-SR30-L850-03-L1/8L2/50/S-230V
Goldammer WM1-L760-24VDC
Goldammer WM1-L100-24VDC
Goldammer WM1-L500-G1/2-200AC
Goldammer WM12-G1/2-L100-24VDC-4~20mA, A-IIFE-VA, Insertion depth 100mm, Analog +2 alarm output
Goldammer NR1"-EExi-SB30-L300-L1/200/S-T700-24V
Goldammer NR85-S-SR45-L235-01-L1/180/S-L2/130/S-24V
Goldammer TR12-K1-A-FE-300-I/TR501.2
Goldammer NR1/2""-L220-01-L1/180/S-L2/60/0-24V
Goldammer TR15-K3-A-FE-300-III//TR501.142
Goldammer TR12-K1-0-FE-300-I
Goldammer NR85-MA-SR45-L800-T-0
Goldammer NR50-SR40-L390-03-L1/345/S
Goldammer NTR 1/120-S-SR45-K2-A-FE-L230-03-L1/130/3-I-MS
Goldammer TR12-K2-A-VM-400
Goldammer TR15-K3-0-FE-400-I //TR501.182
Goldammer NTR70-K2-A-FE-L350-01-L1/230/S
Goldammer TR15-K3-0-FE-400-I/TR501.182
Goldammer WM1-L100 AC220V
Goldammer WIOM350-L100-24VDC
Goldammer WM4-2K-L100-24VDC (with LED display) 24V
Goldammer CG NR M30X1.5-SO-L338-230V//IN 1 12 337 Datenblatt Delimon IN-112/S9 D 09/09
Goldammer NTR85-SR45-K3-O-VM-L360-03
Goldammer S/N number: Goldammer NR9-0-1; Insert length:360mm (include thread); Probe diameter: 9mm; Thread: G3/4’’x14 LSL-070860-3A
Goldammer TYPE:NR 3/4" EEXI M/N:2-682000-046
Goldammer GOA-30D0-1
Goldammer GOA-1024-9
Goldammer NTR70 -SK45-K3-A-VM-L420-01
Goldammer TYPE:NR 3/4" EEXI M/N:2-682000-046
Goldammer CG NR M30X1.5-SO-L338-230V//IN 1 12 337 Datenblatt Delimon IN-112/S9 D 09/09
Goldammer WM 3-G AB 31-26/3
Goldammer WMI-T-U1-G-900
供Goldammer傳感器TR12-K10-FE-100-MS-I-SO
現代化的過程性使得“現代產業體系”在不同國家、不同時間的內涵也有所差別。在發達國家,現代產業體系主要體現在現代服務業的充分發展,現代服務業占GDP70%左右的份額;在發展中國家,現代產業體系主要體現在工業化進程比較健康的產業構成,即農業基礎比較穩固,裝備制造業比較發達,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從我國提出現代產業體系的歷史背景來看,現代產業體系更多地出自決策層對現實經濟發展取向的思考,而非產業經濟學理論發展的內在邏輯結果,經濟實踐再一次走在經濟理論的前面。黨的十七大報告系**提出“現代產業體系”的概念,是對“新型工業化”理念的補充和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現代產業體系”表述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黨的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近平*強調“要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從黨的十七大報告到大報告,現代產業體系的概念和內涵逐步明晰,成為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和關鍵環節,對于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二、科技創新視角下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是高質量發展,這就需要構建和完善現代產業體系,科技創新顯然是重要抓手。從科技創新的角度而言,建立和完善現代產業體系要處理好科技創新、實體經濟、人力資源三者之間的關系。1.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有效融合。我國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足。我國科學研究水平較高,根據湯森路透2017年發布的ESI數據,中國高校(內地)上榜數達到210所,其中擁有10個以上ESI前1%學科的高校共有25所。但是中國的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難以進入實體經濟領域,導致科技成果轉化不暢。清華大學陳勁教授團隊2015年通過面向682所高校開展的專項問卷調查,測算得出“高校近5年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平均估值為17.6%”。2.科技創新與人力資源相互支撐。當前,我國科技創新與人力資源之間的矛盾主要是現代產業體系對科技創新要求更高,而現有人力資本供給質量不高、數量不足。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培養了成千上萬的科技人才,有力支撐了經濟的高速增長。面對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新任務,我國科技人才特別是高素質、高技能、具備視野的人才的培養和供給面臨較大缺口。正因如此,國家實施本科高校“雙流”、高職院校“高水平”等創新發展行動,以提升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供給質量。3.實體經濟與人力資源有效融通。實體經濟是現代產業體系的基礎,科技創新不足容易造成實體經濟處在價值鏈低端,致使秀人才不愿進入或留在實體經濟領域。從社會層面來看,當下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牌大學畢業生愿意到實體經濟當工匠的鳳毛麟角;從家庭層面來看,父母將小孩作為未來實體經濟中的工匠來培養的少之又少;從學生個人層面來看,高考志愿中經濟學、金融學等專業是大多數高分考生的一志愿。
三、高職院校融入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適應性研究
1.高職院校服務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比較優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是職業教育區別于其他類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動力。”③對于現代產業體系,黨的大報告給出了四個核心要素,即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這四個要素中有三個與高職院校四大職能中的三個直接相關,二者之間的聯系如下頁圖1所示。因此,高職院校在服務和支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中有著*的比較優勢:一,供給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高職院校是我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大軍的培養主陣地,側重于培養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這類人才肩負著將技術生產力化、成果產業化的重要職能,對于產業結構順利轉向中、攀升價值鏈環節有著重要影響。第二,聚焦應用研究與技術創新。高職院校更加注重應用研究,科研工作更接地氣、更重實效,既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開發與服務,通過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解決“生產線上”難題;又注重將技術成果、真實項目引入課堂教學和實訓環節,反哺實踐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第三,注重產教融合與社會服務。產教融合是高職院校的重要特征,也是高職院校面向行業企業、服務區域經濟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升了專業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拓寬了社會服務的功能和領域。2.高職院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面臨的新挑戰。一,科研反哺教學不夠,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有待提升。育人是根本,高職院校科研也要為人才培養提供研究支撐。從宏觀層面來看,高職院校未能以教師特點、生源結構、教學規律為基點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從微觀層面來看,教師的科研動機不夠明確,主要是職稱晉升導向,缺少內在驅動力和持久性,科研成果很難實現知識激活進而反哺教學實踐。高職院校面臨生源斷崖式下降,生源類型多樣化,學生科研素養偏低,難以參與教師日常科研任務。第二,科研層次質量不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亟須加強。高職院校科研工作起步晚、底子薄。一方面,科研項目層次偏低,以市廳級縱向項目和企事業委托橫向項目為主,鮮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以職業教育相對發達的江蘇為例,2018年省科技計劃項目,高職與本科院校獲批項目數,高職院校在高層次縱向科研項目方面與本科院校的差距仍然較大。另一方面,科研層次不高也導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不暢。根據*局發布的《2017年中國利調查報告》數據顯示,企業的利實施率為59.2%,高校相對較低,僅為12.9%。利產業化率,企業為44.5%,高校僅為2.9%。由于高職院校科研水平、項目層次落后于本科院校,企業和科技中介機構在尋求有轉化潛力的技術成果時往往選擇名氣較大的本科院校,導致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受到較大影響、服務產業創新發展能力不足。第三,校企合作中科研優勢不足,產教融合內生動力亟待發掘。校企合作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的重要辦學模式,但總體而言,現有的校企合作還很脆弱,主要體現在學校依賴企業、合作不平等、合作依靠人情維系、雙方動機目的不匹配。企業合作的動機主要是人才與技術需求,但目前高職院校在人才與技術方面的優勢并不明顯。在技術服務方面,以江蘇省為例,根據省教育廳公布的《2017年度高校技術市場交易統計結果的通知》數據,全省高校當年技術開發類交易,本科院校平均合同金額為8643.9萬元,高職院校平均合同金額為375.8萬元,而更能衡量科技成果質量的技術轉讓交易,本科院校平均合同金額為910.7萬元,高職院校平均合同金額為13.6萬元,差距顯著。當企業在用工、人才需求比較急切時,校企合作的脆弱性可以暫時隱藏,但隨著產業升級不斷深入,重視科研合作并實現聯合技術創新才是更深層、更持久的途徑。
四、面向現代產業體系的高職院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對策
1.適應現代產業體系生態需求,優化制度設計突破機制瓶頸,有效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基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發展起來的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高新技術滲透廣、產業技術密集程度高、關聯度高、環保性強、附加價值高等特征,這種新的產業生態對科技創新的環境、效率、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更好地適應這種變化,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鼓勵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特別是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為高職院校優化科技政策頂層設計、創新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指明了方向,也賦予了高職院校更多的自主權。一,體制改革要優化科研項目績效評價,形成有利于創新的制度。高職教育的職業性要求高職院校科技項目要接地氣、重結果、講績效。具體來說,既要嚴格依據項目任務書約定開展綜合績效評價,突出技術指標剛性要求;又要實行績效分類評價,基礎類研究重點評價新原理、新規律的原創價值和代表性成果質量,技術和產品開發類項目重點考核新技術、新產品、關鍵部件的創新性、可靠性、成熟度,突出成果對問題解決、成果轉化對支撐行業產業發展作用的考核。同時,在職稱評定、崗位聘任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更加注重科研項目績效評價結果。第二,機制創新要堅持科研管理放管結合,建立分級責任擔當機制。從科研管理全流程實行改革,簡化項目申報,減少多頭重復檢查,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給予項目負責人和科研單位經費管理使用自主權;強化管理中的服務意識,配備科研財務助理,從而為科研人員松綁和減負,讓其有更多精力投入項目研究;建立鼓勵教師在崗創新和離崗創業的用人與考核機制,實現放權到位、放出活力。同時,建立學校、二級學院分擔責任機制,強化學校、二級學院和項目負責人的主體責任,把好科研、財務、成果轉化等制度關,守住管理底線,為科技創新活動保駕護航。2.圍繞現代產業體系技術需求,深化產教融合促進“四鏈”銜接,打造科技協同創新能力。黨的大召開不久,國家層面就出臺了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領域兩份重要文件,前者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后者是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兩者前后呼應,成為解決高職教育產教融而不合、校企合而不深的政策“組合拳”。一,聚焦一個產業集群,打造創新優勢。高職院校科技工作應立足于產業需求、側重于應用研究,依托優勢專業群聚焦地方現代產業布局中的某個產業集群,做好專業設置優化、科研方向定位,從而既能為科技創新提供產業基礎和技術需求,又能促進和導引區域內同一類型學校的科技創新各有所專、各具所長,避免重復研究和同質化傾向。高職院校整體科研基礎較弱,而采取專業群對接和服務產業集群的模式,可以集中優勢資源實現科技創新的重點突破、形成優勢。第二,共建“雙跨”科創中心,提升協同創新能力。現代產業體系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產業鏈整合與業態重組。在科技創新載體打造方面,高職院校應充分聯合企業、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組建跨單位、跨專業的科技創新中心,引入企業技術人才、研發項目、實驗設備等創新要素,整合校內分散的產教技術聯盟、產教融合實訓平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平臺資源,打造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多種平臺有機聯合、多種創新要素有效集合的科技創新綜合體,實現校企多元主體協同創新。第三,推動創新“三級跳”,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高職院校科技創新要做到“頂天立地”,既要開展應用技術創新,也要重視成果轉化和實現經濟效益。通過產教融合打破時空局限、學科藩籬、要素分割、技術碎化,形成產學研創新閉環,促進科技創新要素的流通、轉化,解決科技創新“后一公里”的難題,實現技術成果的產業化和市場化。借助成果轉化創造科技創新的經濟價值,推動以價值鏈為核心的“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四鏈貫通,實現教育鏈、人才鏈的重構和產業鏈、創新鏈的重組,形成良性循環。3.滿足現代產業體系人才需求,培育打造“三員”人才隊伍,著力提升科技創新人才競爭力。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實踐主體。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打造流產業,離不開流技術技能人才。高職院校開展科技創新工作應該依靠三類重點人群:青年教師(含博士)、有專業特長的退休教師、有科技興趣的學生。這三類人群各有特點,在科技創新中承擔不同的角色。用好這三類人群,打造科技特派員、科技輔導員、科技助理員“三員”結合的科技人才隊伍,是高職院校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一,培育青年教師科技特派員隊伍。高職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特別是青年博士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師專業基礎扎實、科研底子較好,但由于沒有實際工作經驗,所以缺乏對行業特點、產業前沿和企業需求的深入了解,采用科技特派員制度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通過科技特派員的形式讓青年教師深入企業進行生產和科研實踐,了解自己專業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既能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反哺專業的實踐教學,又能在參與企業技術研發項目的過程中融入企業科技創新團隊,借助企業的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省部級工程技術中心等高層次科研平臺實現自身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第二,打造退休教師科技輔導員隊伍。高職院校有專業特長的退休教師相對于在職教師有著*的優勢:專業研究經驗豐富,從事科技工作時間充裕,企業人脈資源較廣,因此在科技創新方面也可以大有作為。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返聘了一批有專業特長、善于發明創造的退休教師作為科技輔導員,擔任大學生科技創新社團的指導教師,輔導學生申報大學生實踐創新計劃項目;擔任創新創業課程授課教師,傳授多年的科研經驗,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為教師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牽線搭橋,提升了學校科技成果轉化率。第三,培養學生科技助理員隊伍。高職學生在理論學習、應試能力等方面不如本科生,但在動手能力、發明創意方面有著自身的優勢。通過合理引導和平臺搭建,可以培養一支思維活躍、善于動手的學生科技助理員隊伍。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校修訂了有關課題、知識產權的管理辦法,所有校級科研課題少需要有1名學生成員,鼓勵教師吸納學生到自己的科研團隊,從而為學生提供了參與科研項目的平臺;對于學生利報銷全部申請費用,其中發明利授權后額外獎勵1萬余元,這極大地調動了師生發明創造的積極性。